10月20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服务草原固碳增汇联合观测研究行动启动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召开。本次会议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来自内蒙古、河北、吉林、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山西、四川和云南等11省区28家草地野外观测研究站的5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会议并交流讨论。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内蒙古科技厅、锡林郭勒盟行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启动仪式上,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干部李宗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强调,此次组织开展国家野外站服务草原固碳增汇联合观测研究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要求,有效发挥草原固碳增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和荒漠化综合防治的重要举措。野外站作为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应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草原野外站对草原固碳增汇研究评估的支撑保障作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千钧对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和锡林郭勒盟对野外站工作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有信心代表野外站做好工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联合观测研究行动聚焦“双碳”战略,着重开展草原固碳增汇观测试验数据库整编、代表性类型草原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研究、草原固碳增汇技术集成以及草原碳汇技术服务与特色示范等四方面重点任务。通过发挥野外站的集群优势,从站点—样带—网络等不同维度开展我国草原固碳增汇更长时间序列、更大空间尺度的联合观测研究,形成整体、系统、更具宏观视野的观测结果和判断,有效支撑草原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